湘南起义在耒阳:深山一幽兰,尘世写传奇
2023-06-19 13:53:2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许文婷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472

 “井冈山上产幽兰,乔木林中共草蟠。漫道林深知遇少,寻芳万里几回看。”

1962年3月4日,朱德元帅重返井冈山,深情地写下此诗。临下山时,只带走了一盆“井冈兰”。很少有人知道,让朱德元帅念念不忘的“井冈兰”,其实就是他的妻子——耒阳人伍若兰。

伍若兰,这朵开在尘世里优雅而坚韧、柔婉而刚毅的兰花,开得高洁芬芳、娇美动人,开成了一段傲然怒放的传奇。

她生于1906年,秀才父亲为她取名若兰,期待她温婉如兰,娴静雅致。但她却天性倔强,胆量过人,疾恶如仇。

有一天,和小朋友们正玩得兴起,族长派人叫她去祠堂。迈过高高的门槛,抬眼看见族长威严地坐在供桌旁漆黑的太师椅上,父亲垂手在侧。

族长问:若兰,你为什么不愿意裹脚?女孩子不裹脚,成何体统?这是伤风败俗!将来你一双大脚,谁会娶你?

若兰朗声答道:裹脚是我自己的事,我就是不缠!将来嫁不出去也用不着你管!说完昂首而退。

族长瞪大眼睛,无奈摇头。父亲也暗自叹息。

那年,若兰才四岁。

18岁时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回到耒阳从事农民运动。

乱世纷扰中,这个果敢而自信的女子在刀刃上游走,命运会为她安排怎样的人生呢?无从预料。

22岁时她遇见了朱德,遇见了一生挚爱!

1928年2月,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克耒阳,若兰担任县女子联合会会长。她带领妇女上街搞宣传,抬担架,送开水。为了解决战士们赤脚训练的难题,她成立了临时纺织厂,带领姐妹们昼夜不停编织,硬是用6天时间就编好3000双草鞋,风风火火挑到营地。她泼辣的工作作风、出色的组织能力、广博的知识,深受朱德的赞赏和喜爱;而若兰对这个威武憨厚的将军也心生仰慕,芳心暗许。

若兰和朱德相爱了,爱得纯粹而炽热。3月,他们在水东江梁家祠堂举行了简朴的婚礼。

为了理想,她义无反顾,随夫挺进井冈山。

在井冈山,若兰苦练本领,苦学军事技术。有一次,她和指战员们在烈日下练射击,累得汗流浃背。战士们到树荫下休息后,若兰一个人又用左手练射击,有人问:你为什么要练双手打枪?

她笑笑说:多一支枪就多一份革命力量,如果右手负伤左手还可以打,照样能消灭敌人。

不久,她不单能双手打枪,而且射击精准。执行任务时,若兰身挎双枪,英姿飒爽,成为赫赫有名的“双枪女将”。“红军队里多英雄,双枪女将建奇功。横扫敌人如卷席,英雄威震七溪岭。”井冈山的崇山峻岭至今回荡着吟唱若兰的歌声。

1929年2月2日晚,在敌军刘士毅部层层包围朱德部队的危急时刻,她带着十几个警卫战士引开敌军,掩护朱德和毛泽东、陈毅等军部首长安全撤退,她因负伤跌进水沟,在寒风和冰水中挺着四个月的身孕战斗到弹尽,不幸被俘,押往赣州。敌人诱她同朱德脱离关系,自首投降,她厉声怒斥:“要我同朱德脱离,除非赣江水倒流!”铮铮铁骨,气壮山河,惊得敌人目瞪口呆,恼羞成怒。若兰惨遭杀害,壮烈牺牲,年仅23岁。

多少生命因庸碌而无闻,多少岁月因虚度而无趣,若兰,这朵迎风绽放的深谷幽兰,23年的风华英姿在岁月流转中,愈开愈美,愈传愈奇!(通讯员 李冰 谷彦平)

责编:许文婷
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